心理咨询中的调整反应
从心理发展规律看,心理问题的形成都与压抑有关。人出生时是一个独特而充满潜能的健康人,为了生存,开始适应周围环境,隐藏自己真实的需要、压抑自己的感受和情绪。在社会化的过程中,受社会因素的制约,更不断地规范自己,发展出控制自我的手段和能力。可是, 那些被压抑的需求和情绪伴随着巨大的能量,它们储存在人体里,不断累积,当达到一定的饱和度或者有适合的时机就爆发出来,出现心理问题或身体疾病。一如火山爆发或大水决堤。
这时,很多人习惯性用 堵的方法。堵,依然是压抑,是继续累积问题。试想,火山爆发是堵可以解决的吗?大水决堤是筑高堤坝就能平息的吗?答案显然是:NO!
其实,大禹治水早已给了我们直接的经验—— 只有疏,才能治本。
因此,对心理问题的处理, 哈尔滨专业心理咨询师一般是陪伴来访者去了解自己,同时进行情绪疏导。在咨询中,堵塞多年的情绪能量通道一点点得到疏通,情绪开始宣泄。这种情绪释放带来了一定的舒适感,同时,大量累积的情绪不断涌现,又带来新的压力,形成不适感,出现调整反应。
这时,如果不明白缘由,就会担忧、害怕,产生阻抗,出现迟到、频繁改变预约时间、中断咨询等现象;有人甚至不跟咨询师沟通就突然消失,脱落了。
其实,这是 旧的病态体系被打破,新的健康体系还没有建立的一个过度阶段。就像我们要对旧房子进行装修,会经历一个比之前更难看更混乱的局面,所以也有人说心理咨询是一个 心灵重建的过程。这个阶段的长短因人而异,需要家属理解,发现情况主动预约时间与咨询师进行沟通;来访者呢,要坚持继续咨询,在咨询过程及时向咨询师反馈自身各方面的变化情况。
“调整反应”在中医里也是常见的。
古代中医文献中称之为“瞑眩反应”。是指身体经过治疗调理,大部分人都会出现的一种身体不适症状或发病状态。少则一两天,多则几个星期甚至数月,每个人出现的轻重程度也不相同。《书经》称“药不瞑眩,厥疾勿廖”,其意为服药后若人体没有明显的反应,疾病难以被治愈。中医认为,服用药物后如果有各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反应时,就是药方对路了,药理作用产生了,并就会逐渐的调整好了,如果没有任何的反应,就说明它没有触及到你的疾病的根本,没有解决根本,只能说明三个问题:1、药方不对。2、药量不对。3、没有对症。[1]
调整反应,是所有的治本处理或整体调理医学的共通现象。是一个值得人们关注、研究、理解的领域。
如果有打着多长时间(次数)包好的,这不是心理咨询。
心理咨询师也不会和你说治不好包退,因为心理咨询需要咨询师和来访者的共同努力,咨询师只是作为道路上一个支撑,比如拐杖或者同行者,等到了一定阶段来访者走着走着学会了如果正确走路,也就可以独立起来。
如果咨询师背着来访者往前走,那么他永远学不会自己走。所以咨询师如果给具体方法和建议,上手帮你解决一个个现实问题,那你永远站不起来,没有办法成长。
咨询师们心理有一个底,相信来访者有自己解决问题的资源和力量,只是暂时没有发现。咨询的过程是帮助发现和发展的过程。所以效果取决于来访者自己的努力,咨询师适时的搀扶。